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在教学中,有的人把学生比作“太阳”,把教师比作“地球”,这是一种( )。
A.儿童中心主义 B.教师中心主义
C.学校中心论 D.教师中心论
3.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层次理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分为三个层次 B.三种层次是同时的
C.三种层次是相互交融的 D.三种层次是相互独立的,各有各的任务
4.教师要“感悟”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热情学习,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 )。
A.兴趣 B.能力
C.道德 D.觉悟
5.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类似的指标是( )。
A.通俗性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点击查看答案
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义学习的实质。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故本题选C。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观的类型。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儿童中心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进行,其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把学生比作“太阳”,把教师比作“地球”,表达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着学生“太阳”转,即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儿童中心论”。故本题选A。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层次是相互影响的,是共时、交融的,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渗透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又受到它们的“支持”和影响。故本题选D。
4.A【解析】本考查的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因。学生主动热情学习,离不开兴趣,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故本题选A。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难度。难度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在能力测验中被称为难度,通常是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中,类似的指标是通俗性。故本题选A。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推荐-2021最新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 教材+试卷 10本套 【幼儿园、小学、中学】自选